人生前20年,从来不知道何为“交互设计”的文学专业的文科生,如何经过一番“不无正业”的操作后,开启了她的设计之旅。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独特学习经历,又让她具备了哪些独特技能点?
怎么才能不辜负每一段用心成长的时光呢?
今天小Z推荐的这篇文章,适合新人设计师阅读,它来自今年站酷推荐图书《“营”在设计:电商运营设计修炼手册》,图书作者是京东零售用户体验设计部-运营设计部,那里的设计师们来自五湖四海,拥有不同的能力、阅历、性格和兴趣,相聚在一起后只有一个目标: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享尽网购乐趣。
文:陈睿婷 / 京东零售用户体验设计部-运营设计部
在人生的前 20 年里,我的经历和交互设计几乎沾不上边。
直到大二时机缘巧合,接触了相关的内容,才产生了对成为“交互设计师”的向往,并在硕士阶段进行了跨专业的设计学习。
当我拿到实习转正的 offer 时,看着录用信上“交互设计师”的岗位名称,内心既喜悦又感慨,想着几年“不务正业”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却没想到,这也是我正式作为一个交互新人“踩坑之旅”的开始……
思维之坑:以成果为导向,拒绝无效努力
回想刚到公司的我,对一切都抱有新鲜感,积极参加组内的大会小会和头脑风暴。今天想改进审稿的流程,明天又想优化周会的制度,但每件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想法很多,真正落地的寥寥无几。
这是因为我不够努力吗?看着我入职以来的加班时长统计,似乎并不是。
我的确“看起来很努力”,然而到了月度总结的时候,能够拿出来细说一二的成果,依然寥寥无几。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从学生到职人,面临的第一个“坑”,就是思维上的转变。
在学校中,老师重视的是对个人通识能力的培养,而在职场中,则是以产出的成果作为最终的衡量指标。
举个例子,在学校中设计解决方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天马行空的概念设计,即使很难落地,但这种发散思维正是学生时代的闪光点。
然而到了职场中,业务资源、开发资源都是项目实际落地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能否更好地“戴着镣铐跳舞”,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推动想法落地,为公司带来可见的增长价值,才是体现一个设计师专业能力的所在。
东奔西跑的我,只凭着兴趣做事,却没考虑这些事能为当下的我与团队,带来什么成果和价值。即使是半途而废的项目,也应当仔细复盘,寻找能供后来人参考的前车之鉴,而非不了了之,白白浪费了自己前面投入的努力。
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把 10 件任务完成到 60% 后原地踏步,为什么不集中精力,把一件事做到 100% 呢?
实操之坑:心急做不了好设计
1
请把 50% 的排期,花在需求分析上
刚接触需求时,最让我不知所措的问题就是:“这个页面,你估计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作为一个有着“雄鹰梦”的职场菜鸟,生怕把时间说长了,会让前辈和老板们觉得自己能 力不足:这样的页面都要做一周?然而我的经验值摆在那里,“明天就给”这种豪言壮语也不敢妄自承诺。思忖再三,仍是支支吾吾,没个结论。
看到我这样为难,前辈们都忍不住笑了:“你就按自己节奏来呗,别强行压缩自己的时间,画稿子本身其实费不了太久,把需求想清楚,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这话,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与其纠结时长这种“面子工程”,把项目做出好结果,才是最主要的目标啊!
随着做的项目越来越多,脑中积累的交互样式逐渐丰富,我对前辈的话也越来越感同身受。
对于大部分不需要复杂动效和跳转逻辑的项目来说,画交互稿的时间可能只占用了整个项目的 30%,剩下的 70%,除了与业务侧沟通确认的时间,我都会用于进行需求分析。
正如那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福特的故事:“当你直接问用户需要什么时,他们会告诉你需要一匹更快的马,而不是一辆汽车”。面对有限的设计排期,将时间花在分析用户的真实需要上,才是最合理的投资。至于原因,一是在于好的设计方案,往往都是来自精准的设计发力点;二是因为,设计发力点的提取又是基于准确的用户需求分析之上的。先提取出正确的发力点,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方案产出,可谓环环相扣。与其急着找马,不如多花些时间为用户造车。
2
多想一步,多问一句,多做一点
在设计方案时,除了需求分析,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拒绝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方案”。
例如,设计一个跨品类会场时,当我确定了所有可能会出现的品类商品有哪些之后,我脑海中可能就已经蹦出了一个能够涵盖所有商品的楼层包装或者故事。随后的所有思考都会围绕着这个“灵光一闪”打转,所谓的“方案发散”自然也就称不上了。
一开始我还会为自己“脑筋灵活”这么快就定出个方案感到沾沾自喜,时间久了,才意识到这其中的问题所在:这个方案真的是用户想要的吗?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设计师往往被认为是最需要创造力的一群人,而根据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的划分,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衡量 :
(1)流畅性(Fluency):一定时间内快速发散出大量想法的能力;
(2)变通性(Flexibility):能为不同想法赋予差异性的变通力;
(3)独创性(Originality):想出与众不同点子的原创性;
(4)精密性(Elaborate):在进行发散性思维时仍能详尽关注细节的能力。
想要做一个优秀的交互设计师,自然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想一些方案,多问一些用户,多做一些调查。若太容易对自己的方案感到满足,而没有“多想一步”的意识,可就真的是把“为用户造汽车”变成“闭门造车”了。
那么到底做到什么程度,算是把车造成了呢?
你可以把自己分别想象成交互同事、需求方、视觉设计师与开发人员,站在他们的角度对分析和框架进行发问:为什么这个部分是这样设计的?这里我能不能换个内容?有什么资料能证明你的猜想吗?不做这一块会对页面造成什么影响?如果对于每个问题你都心中有数,言之有物,而不是空穴来风,拍脑作答,那么离“出厂交货”也就不远啦。
你看,对设计师来说,时间是真的不够用啊。
成长之坑:战术懒惰不可取,发掘无可替代性
1
借力使力不可耻,原地踏步才可耻
进入公司后,作为一个交互新人,如何快速成长就成了我需要重点攻克的课题之一。好在我们团队的氛围比较开放,于是我很快就有了独自组织项目的机会:为流浪猫群体设计一个公益 H5,目标在于获得尽可能多的传播量,以扩大团队影响力。
虽说之前产品设计的方法论看了不少,团队日常也会有互动项目,但自己亲自从 0 到 1 地进行设计还是第一次。该如何定位,如何组织故事线,如何协调视觉与开发资源,如何宣传……问题像潮水一样向我袭来,使我应接不暇。
然而,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想不通的事情自己多想想就好了。于是我就以极其慢的速度独自向前死磕,十几个页面硬是用了小半年,即便如此,最终的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事后与导师以及前辈们复盘时,我意识到自己再次落入了“无效努力”的坑中,只不过这次这个坑稍微做了些伪装,我就不认识了。
在团队中,大家都是彼此的资源,都是为了实现让团队、公司发展得又快又好这一目的才被招聘进来的。面对全新的领域,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甚至在和前辈们沟通过后,直接运用他们先前总结好的思维模板和已经验证过的思维方式,都不失为让自己快速进步的方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会看得更远。自己从头开始步步死磕造轮子,看似有志气,实际上不过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罢了。只要你谦逊有礼,提出的问题都经过自己的思考,相信前辈们都会细心为你解答的。
花了时间和资源,却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才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2
与其百花齐放,不如一枝独秀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天是人工智能,明天是语音交互。
我又是个容易焦虑的人,生怕一天不学习,就被时代落下。于是机器学习的书籍买了一大堆,最终却成了我的最佳枕边催眠读物。
又过了段时间,UGD(User Growth Design,用户增长设计)的思路又风靡了起来,回想起友商曾经提出的“全链路”设计思想,我又开始盘算着,是不是该学个代码?
很快到了年底,大家该制定自己来年的目标和成果了,正巧最近做的几个项目都涉及用户研究,让我觉得有些吃力,于是我又将“学习用户研究知识”列进了自己的待办清单。
结果如何呢?当然是一件事都没有完成了。
虽然自己这种“热衷于了解新鲜事物”的劲头,还是挺值得嘉奖的,但试图用自己的一时兴起,来与人家的本职技能抗衡,就颇有些用力过猛的意味了。
作为交互设计师,在不同的行业可能会有不同的能力图谱,例如,从事语音产品设计可能需要了解一些语言学方面的东西,而身在运营设计部的我也需要有一定的运营知识。但总体来说,交互设计师的核心能力依然在于如何为用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焦虑,甚至贩卖焦虑,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被瞬息万变的风向推着东西南北都走一遍,而是应该停下来好好想想,当前的自己最需要提高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足以让自己在交互设计师的群体中不被替代?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还是对代码实现层面的把控?
对我自己而言,因为有着四年的文学本科背景,那么对于文案的撰写,我可能就会有相比其他设计师更敏锐的感知度。将这一点作为我在设计之外的综合能力进行发展,就是一个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选择。在这上面花费的学习成本,也不至于挤占我对于本职工作的钻研时间。并不是每一片土地都能负担得起百花齐放所需要的养分,分清主次矛盾,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
转眼间,从我离开学校到成为“社会人士”也有一年光景了。现在的我依然在“踩坑、爬坑、踩新坑”的过程中摸爬滚打着,但随着经验值的逐渐提升,“打怪升级”的道路也渐渐变得平坦起来。
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踩坑不可怕,记得爬出来,认清这个坑的模样,不要重复掉进一样的坑,就能往前走得更远。
本篇图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本期策划&编辑:张曦
封面图片:站酷海洛,图片编号1415376743
END
《“营”在设计:电商运营设计修炼手册》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评论回复